2010年CEN“留学访谈”——专访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
- A-A+
- 大事记
2010-07-06 14:50:25
来源:
作者:佚名
0
王非,200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2008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您现在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您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否与在国内做研究时的方向一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王非:我的研究方向是发展经济学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我的研究方向与在国内时一致。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您觉得初到国外留学的学生,英语会不会是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的一个重要障碍?除了语言上可能的障碍,您觉得如何尽快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研究生涯?
王非:语言是第一大障碍,所以大家要苦练听力和口语。在课业成绩方面,中国学生优势较大,但要注意不可因为之前学过类似的知识就对课程有所疏忽。每一次学都要有新的体会,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在研究方面,中国学生切忌只顾课程拿高分,而延误对研究话题的思考。可以多思考自己的兴趣和关心或者重要的问题,多参加Seminar,多阅读文献,多和老师和同学讨论,以便获得研究的灵感。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能否介绍一下您所在学校经济学博士项目的课程安排?您是否适应这样的学习安排?
王非:我在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这里的博士项目的课程安排遵从美国主流经济学博士项目的课程安排。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包括微观、宏观和计量。第一年结束之后,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研读。第二年开始之前要大概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第二年修自己方向的课程。第二年结束之后,写一篇Second Year Paper,作为前两年学习成果的汇报总结。第三年开始,一方面继续修自己的方向课程,另一方面,要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选题。第三年结束之后,写一篇Third Year Paper,基本反映自己研究选题的雏形。之后两年,专心完成学位论文。我目前比较适应。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您觉得您身边的美国同学与中国学生相比,他们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
王非:美国同学的数理基础相对不足,但他们的优点在于对经济学的兴趣。许多中国学生读经济学博士的动力可能不来源于兴趣,比如为了找一个暂时的出路。但一个美国人,如果选择了读经济学博士,基本上就是因为他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因为读博士在一般美国人看来,并不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因为真正感兴趣,所以就会思考许多问题,研究就会很快上手。所以,在此我也呼吁那些准备读经济学博士的同学,首先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除了研究实力上的差异,您觉得美国大学经济学的 PHD项目和中国大学的PHD 项目相比,有什么比较大的不同?
王非:我对中国大学经济学PHD项目不甚了解,所以不可妄评。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有人认为,“ 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是二流的” ,作为在美国研究经济学的中国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是否也会去研究中国问题?
王非:首先,我预计我的大部分时间应该都是研究中国问题。原因很简单,我对中国的了解胜过对其他任何国家的了解,我为何要绕开中国去研究其他国家的问题?至于研究中国问题是几流的,或者是否应该给不同的研究领域评定三六九等,都属于个人观点,我表示尊重。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对国内准备留学国外读经济学学生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为了适应在国外的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国内应该做哪些准备?
王非: 第一,想好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第二,如果感兴趣,抓紧时间联系英文口语和听力。第三,到美国之后,和老师同学打成一片,要融入他们的学术圈子,不可盲目单干。第四,自信但不可骄傲,谦虚但不可自卑。
(CEN编辑部 马光荣)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bbs.moneybox.com.cn) 详细出处参考://bbs.moneybox.com.cn/dispbbs.asp?boardid=92525&ID=414906